在數碼轉型的世代,語文課程亦要與時並進

語文向來都是每個人的必備技能之一,語文能力高的人,未必都出口成文而且辭藻華麗,但會有足夠的生詞量,文法會用得嚴謹,說話及寫作會較有組織力,不論於哪種溝通的場合上,都表達得清晰而高效率。
傳統的政府公務員體系就有不少文官職位,語文能力對於入職條件是重中之重,中文、英文的讀、寫、聽、說都要通曉,表達要流暢有力之餘,在言談與書寫間亦要仔細推敲言外之意,不可以將話說得太盡,這一點亦保留了英國人的民族性格與處事態度。
香港教育大學近年投入更多資源到教大學術研究之上,例如增加電子教學設備(包括硬件及軟件),亦積極開設更能應合社會環境變遷及趨勢的課程,包括結合傳統語文及數碼轉型的學科。
教育大學的「英語研究及數碼傳訊榮譽文學士」是為期兩年的全日制課程(高年級入學),設立科目的本意如下:如今紙本書信已經遠不及電子郵件常用,但同樣講究語文技巧;可是,當網上的社交媒體已成為大家最常用的交流平台,這就要求我們適應這些新興的媒介,而有相應的語文表達方式。數碼傳訊學士課程就提供全面的教學大綱,在傳統的語文訓練之中加入數碼通訊工具的視角,讓學生裝備對應數碼媒介所需的語文技巧。